本帖最后由 土豆 于 2025-8-12 17:15 编辑
一、氢谱(¹H NMR)官能团信号特征¹H NMR 通过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差异(电子云密度)反映官能团类型,位移范围通常为 0–14 ppm: 烷基(R-CH₃, R-CH₂-R):
- 甲基(CH₃-):0.7–1.3 ppm(如正戊烷 CH₃ 峰在 0.9 ppm)。
- 亚甲基(-CH₂-):1.2–1.5 ppm,若邻接电负性基团(如氧、卤素),位移向低场移动。例如氯乙烷(Cl-CH₂-CH₃)的亚甲基峰在 3.6 ppm。
烯烃(C=C-H):4.5–6.5 ppm
- 受π电子环流去屏蔽效应影响,如乙烯(H₂C=CH₂)在 5.3 ppm,苯乙烯的烯氢在 5.8–6.5 ppm。
醛基(-CHO):9.0–10.0 ppm
- 强去屏蔽作用导致显著低场位移,如乙醛(CH₃CHO)醛氢在 9.7 ppm。
羟基/氨基(-OH/-NH₂):0.5–5.5 ppm(宽峰)
- 氢键与溶剂交换导致峰形变宽、位移多变。例如:
- 乙醇(CH₃CH₂OH)羟基在 2.5–5.5 ppm(浓度依赖性);
- D₂O 溶剂中 -OH/-NH₂ 信号消失(H-D 交换)。
羧酸(-COOH):11–12 ppm(宽峰)
- 强氢键作用形成特征宽峰,如乙酸(CH₃COOH)羧基质子在 11.5 ppm。
二、碳谱(¹³C NMR)官能团信号特征¹³C NMR 直接反映碳骨架信息,位移范围更宽(0–220 ppm),分辨率更高: 烷基碳:0–50 ppm
- 季碳(无氢)信号弱且宽(如新戊烷 (CH₃)₄C 在 39 ppm)。
烯烃/芳烃碳:100–170 ppm
- 烯碳(C=C):110–150 ppm(如乙烯 C 在 123 ppm);
- 芳碳:120–160 ppm(苯环 C 在 128 ppm,取代位偏移±10 ppm)。
羰基碳(C=O):160–220 ppm 类型 | 位移范围 | | 酮/醛 | 190–220 ppm | 丙酮 (CH₃COCH₃) 在 205 ppm | 羧酸/酯 | 160–185 ppm | 乙酸乙酯 (-COO-) 在 172 ppm | 酰胺 | 165–180 ppm | 乙酰胺 (CH₃CONH₂) 在 175 ppm |
三、实际解析技巧与案例重叠峰区分:
- 乳酸(CH₃CHOHCOOH)在 D₂O 中:
- CH₃ 双峰(δ≈1.4 ppm, J=7 Hz),CH 四重峰(δ≈4.1 ppm);
- 羧基/羟基信号因 H-D 交换消失,简化谱图。
取代基效应量化:
- 电负性基团使相邻碳/氢向低场位移:
- R-OCH₃ 的甲基氢在 3.3–3.8 ppm(对比烷基 CH₃ 1.0 ppm),碳在 50–60 ppm;
- 每增加一个氯原子,亚甲基氢位移 +2.0 ppm(如 CH₃Cl→CH₂Cl₂:3.1→5.3 ppm)。
二维谱验证:
- HMBC(异核多键相关)可确认长程耦合,如羰基碳(δ=205 ppm)与远端甲基氢(δ=2.1 ppm)的相关峰,明确酮基位置8。
总结归纳表[td]官能团 | ¹H NMR δ (ppm) | ¹³C NMR δ (ppm) | | 烷基 CH₃ | 0.7–1.3 | 0–25 | 甲基三重峰,亚甲基宽峰 | 烯烃 C=C-H | 4.5–6.5 | 110–150 | 偶合裂分明显(³J=5–18 Hz) | 醛基 -CHO | 9.0–10.0 | 190–205 | 醛氢双峰(³J=2–3 Hz) | 羧酸 -COOH | 11–12 (宽峰) | 170–185 | 氢键致峰宽,碳信号尖锐 | 甲氧基 -OCH₃ | 3.3–3.8 | 50–60 | |
注:实际解析需结合积分、裂分模式及二维谱验证。如羧酸信号在 DMSO-d₆ 中位移至 12–13 ppm,而羟基在 4–6 ppm 呈可变宽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