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查看: 9|回复: 0

[AI材料预测] VQCrystal晶体材料逆向设计框架

228

帖子

494

积分

53

金币

初级会员

积分
494
发表于 昨天 14:00 | 查看全部 |阅读模式
VQCrystal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晶体材料设计与逆向设计框架,通过离散潜在表示克服传统晶体生成的局限性。其核心创新点在于分层向量量化(Hierarchical Vector Quantization) 与多模块协同优化,实现了高效晶体结构生成、高精度物性预测及跨维度材料设计。


核心架构与关键技术
1. 分层向量量化自编码器(VQ-VAE)
•        编码器:
o        全局特征提取:结合SE(3)-等变图神经网络(CSPNet)和图卷积网络(GCN),捕获晶体对称性与周期性。
o        局部特征提取:基于Transformer的编码器解析原子级信息(原子序数、分数坐标)。
•        量化模块:
o        采用残差量化(Residual Quantization)技术,将全局特征(zgz_gzg)和局部特征(zlz_lzl)映射到离散码本空间,匹配晶体离散本质(如230种空间群)。
•        解码器:
o        通过Transformer解码器重构晶体结构,结合晶格预测网络输出晶胞参数。
2. 物性预测与辅助优化
•        物性预测头:联合训练形成能、带隙等物性回归任务,确保潜在空间包含物性信息。
•        损失函数:
Ltotal=Lrecon+λLproperty其中重构损失Lrecon涵盖原子特征、坐标及晶格参数,物性损失Lproperty通过MSE约束。
3. 采样与逆向设计策略
•        遗传算法(GA)优化:
o        固定局部潜在变量(Ilocal ),优化全局索引(Iglobal)以缩小搜索空间。
o        以形成能为适应度函数,通过交叉、变异操作探索稳定结构。
•        后优化流程:
o        使用OpenLAM进行结构弛豫,收敛条件:最大原子力 fmax<0.05eV/A˚。


性能优势与实验验证
1. 基准数据集测试
数据集        匹配率↑        结构有效性↑        多样性(FD)↑
MP-20        77.70%        100%        0.152
Perov-5        95.60%        100%        0.312
Carbon-24        70.03%        99.97%        0.515
注:VQCrystal在三大数据集上均超越FTCP、CDVAE等模型。
2. 潜在空间可解释性
•        全局潜在空间:PCA可视化显示能量有序性,空间群信息高度聚类(Silhouette Score=0.478)。
•        局部潜在空间:原子类型与位置明确分离,验证原子级特征编码能力。
3. 跨维度材料设计案例
•        3D材料:
o        生成20,789个晶体,437个与Materials Project数据库匹配(RMS=0.0509)。
o        逆向设计56种带隙(0.5–2.5 eV)材料,DFT验证显示:
✅ 62.22% 带隙命中率
✅ 99% 形成能 Ef<−0.5E_f < -0.5Ef<−0.5 eV/atom
•        2D材料:
o        生成12,000个结构,73.91%(17/23)弛豫后形成能 Ef<−1eV/atom。


创新意义与未来方向
1.        突破性贡献:
o        首例结合离散量化与对称性等变网络的晶体生成框架。
o        实现全局/局部潜在空间解耦,支持高效逆向设计。
2.        应用扩展:
o        可延伸至晶体结构预测(CSP)任务,实现成分→结构的精细生成。
3.        资源开放:
o        代码库:https://github.com/Fatemoisted/VQCrystal
o        数据集:Materials Project、C2DB、Perov-5等。


局限性:当前未直接支持成分约束的结构生成,未来需融合条件生成机制。
VQCrystal通过融合深度表示学习、离散优化与物理约束,为高通量材料发现提供了新范式,其跨维度验证能力(3D/2D)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

引用:
ZiJie Qiu, Luozhijie Jin, Zijian Du, Hongyu Chen, Guanyao Mao, Yan Cen, Siqi Sun1,Yongfeng Mei & Hao Zhang, Massive discovery of crystal structures across dimensionalities by leveraging vector quantization,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24-025-01613-6
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  • 微信小程序
  • 公众号
  • 微信客服

关于我们|Archiver|APP客户端|小黑屋|物质结构社区 ( 闽ICP备2024081439号-1 )

GMT+8, 2025-8-7 10:23 , Processed in 0.014918 second(s), 5 queries 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5.0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在本版发帖
科研需求联系客服
添加微信客服
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