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查看: 12|回复: 0

[AI材料预测] LCMGM晶格约束晶体材料生成模型

228

帖子

494

积分

53

金币

初级会员

积分
494
发表于 昨天 10:43 | 查看全部 |阅读模式
Lattice-Constrained Materials Generative Model (LCMGM) 是一种针对钙钛矿材料设计的深度生成架构,通过整合半监督变分自编码器(SS-VAE)、辅助生成对抗网络(A-GAN) 和贝叶斯优化(BO) 技术,解决传统生成模型在晶格重建时产生的对称性破坏问题(如低对称性、不可行原子配位等)。


一、核心问题与创新点
1. 传统生成模型的缺陷
•        晶格重建误差:传统VAE解码时难以精确重建连续型晶格参数(如晶格常数、原子坐标),导致生成材料出现高不对称性(如三斜晶系行为)。
•        训练不稳定性:GAN模型易出现模式坍塌(mode collapse)和后验崩溃(posterior collapse),影响生成多样性。
2. LCMGM的创新贡献
•        几何约束编码:在编码阶段引入**义的晶格对称性约束(如布拉维晶系),确保生成材料符合晶体学规则。
•        混合架构设计:结合SS-VAE的潜空间组织能力与A-GAN的几何约束学习机制,提升训练稳定性和化学多样性。
•        多阶段优化:通过贝叶斯优化预松弛晶格参数,降低DFT验证成本,提高材料可行性。


二、模型架构与工作流程
LCMGM分为三阶段设计:
阶段1:半监督变分自编码器(SS-VAE)
•        输入表示:钙钛矿结构(ABX₃/A₂BB'X₆)被编码为可逆网格描述符(32×32×3 RGB图像),包含:
o        标签网格:原子序数、化学计量类型。
o        性质网格:热化学特征(如形成能)。
o        XRD网格:基于倒易空间衍射指纹约束晶格对称性。
•        潜空间组织:
o        学习高斯潜空间Z∈R256,通过MLP网络联合预测形成能(Ef) 和晶系分类(Cs),聚焦高稳定性区域(Ef≤−1.5eV/atom)。
o        损失函数结合KL散度、重建损失及监督任务损失。
阶段2:辅助生成对抗网络(A-GAN)
•        几何约束学习:
o        从SS-VAE提取潜空间向量 z,输入A-GAN生成合成向量 z∗。
o        生成器:输入噪声 n∗和随机晶格参数 Lp∗,输出合成潜空间向量。
o        判别器:评估 z∗真实性并预测其晶格参数 Lp和原子坐标 R(x,y,z)。
•        优势:相比传统插值采样(如SLERP),A-GAN显著提升化学多样性。
阶段3:贝叶斯优化与DFT验证
•        贝叶斯优化(BO):
o        预松弛生成材料的晶格参数,最小化DFT总能量
o        搜索空间维度按晶系约束设计,如立方晶系仅需优化单一晶格常数 a。
•        DFT验证:
o        使用Quantum Espresso进行应力松弛,筛选能量稳定的材料(Ehull≤0.08 eV/atom)。
o        输出124种新型钙钛矿(65种ABX₃、59种A₂BB'X₆),涵盖立方、单斜、正交等晶系。


三、关键技术亮点
1. 可逆网格描述符
•        多模态特征融合:联合原子标签、热化学性质与XRD衍射图案,增强周期性约束学习能力。
•        XRD网格作用:通过傅里叶变换捕捉倒易空间特征,显著提升晶系分类准确率(验证集F1=95.2%)。
2. 几何约束的端到端学习
•        A-GAN通过隐式学习晶格参数(无需显式输入标签),生成材料的晶格误差显著降低:
o        BO优化后晶格常数 a,ca, ca,c 的绝对误差改善10–15%。
o        立方/四方晶系的RMS位移最低,表明模型对高对称性结构重建能力更强。
3. 多晶型材料发现
•        模型成功生成已知组分的更稳定晶型(如RbVCl₃从六方相→四方相,能量降低)或新功能相(如立方CsZnBr₃带隙0.29 eV vs. 三斜相3.58 eV)。

四、实验验证与性能
1. 生成质量评估
•        匹配率:在MP测试集上,LCMGM对已知钙钛矿的匹配率达26.17%,优于PGCGM(25.4%)和FTCP(0.8%。
•        化学多样性:生成74,925种新材料,67.6%为全新组分,涵盖氧化物、卤化物、硫化物等。
2. 稳定性与功能性
•        热力学稳定性:40%生成材料的 Ehull≤0.08eV/atom,如Cs₂LiScF₆、Rb₂LiMnF₆等。
•        光电应用潜力:筛选出6种带隙1.0–2.6 eV的半导体材料,如Sr₂CWO₆(Eg=1.46 E_g = 1.46Eg=1.46 eV)满足Shockley-Queisser极限。
3. 对比基线模型
模型              匹配率         RMS位移        晶格误差
LCMGM       26.17%        0.037 Å        1.044–1.245 Å
PGCGM        25.40%        0.050 Å        -
FTCP             0.80%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-           -
CubicGAN     26.00%        0.035 Å        -


五、开源与数据
•        代码仓库:https://github.com/chenebuah/LCMGM
•        数据集:124种DFT验证的新钙钛矿结构公开于Mendeley(https://doi.org/10.17632/m262xxpgn2.1)。
•        扩展性:模型可适配复杂钙钛矿(如Ruddlesden-Popper相)及其他材料体系,需调整网格描述符与约束条件。


结论
LCMGM通过几何约束编码与混合生成架构,解决了钙钛矿设计中的晶格对称性难题,生成材料兼具高稳定性与结构可行性。其“潜空间组织→约束学习→优化验证”的框架为材料逆向设计提供了新范式,有望加速光伏、光电等功能材料的发现。


引用:
Ericsson Tetteh Chenebuah, Michel Nganbe1 & Alain Beaudelaire Tchagang, A deep generative modeling architecture for designing lattice-constrained perovskite materials,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24-024-01381-9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  • 微信小程序
  • 公众号
  • 微信客服

关于我们|Archiver|APP客户端|小黑屋|物质结构社区 ( 闽ICP备2024081439号-1 )

GMT+8, 2025-8-7 10:37 , Processed in 0.014846 second(s), 5 queries 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5.0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在本版发帖
科研需求联系客服
添加微信客服
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