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查看: 75|回复: 0

[生物医药] “废渣”变“绿煤”:中药渣+褐煤共水热技术诞生高能量低氮固体生物燃料

282

帖子

775

积分

373

金币

版主

积分
775
QQ
发表于 2025-10-16 08:55:21 | 查看全部 |阅读模式
“废渣”变“绿煤”:中药渣+褐煤共水热技术诞生高能量低氮固体生物燃料( DOI: 10.1016/j.fuel.2022.123626



我国每年产生中药渣约3000万吨、抗生素发酵渣逾2000万吨,这些高湿、富氮、含药残的工业生物质以往只能填埋或低值焚烧,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。中南大学能源学院湛浩团队联合中科院广州能源所、宁夏大学煤炭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,在《Fuel》发表最新研究:只需把药渣与廉价褐煤“一锅煮”——共水热碳化(Co-HTC),30分钟即可得到高热值(24–25 MJ kg⁻¹)、低氮(<2 wt%)、燃烧火焰稳定且NOx前体物大幅减少的“绿色成型煤”。这项技术为“双碳”背景下高湿含氮生物质的清洁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可工业化的新路线。
一、为什么选择“药渣+褐煤”?
  • 药渣:有机质>80%,但含水率>70%、氮含量2–8%,直接燃烧易结焦、NOx高;
  • 褐煤(神府SLC):我国储量约1300亿t,水分高、易自燃,但本身低氮(0.9%)、热值24 MJ kg⁻¹;
  • 共水热思路:利用褐煤的低氮稀释效应和芳构“骨架”作用,在亚临界水(240°C)下把药渣中的活性氮转化为液相氨/有机酸,同步提升固相碳密度,实现“降氮+升热值”双赢。

二、实验速览:30 min一锅反应
  • 装置:250 mL带搅拌高温高压釜;
  • 条件:240°C,30 min,固水比1:10;
  • 配方:药渣(川芎渣CHR或青霉素渣PFR)与褐煤按3:1、1:1、1:3混合;
  • 结果:固体收率70–85%,能量回收率>80%,氮去除率最高达84%。

三、核心发现:协同效应让“1+1>2”
  • 质量-能量-氮三重指标全面优于理论加和(CV):

  • 固体收率↑5–10%,能量回收率↑6–12%,氮去除率↑8–22%;
  • 当药渣:褐煤=3:1时,协同系数最大。

  • 燃料品质跃升:

  • 高热值:CHR/SLC-240达24.4 MJ kg⁻¹,比纯药渣提高38%;
  • 低氮:1.4–2.0 wt%,低于国家生物质成型燃料一级标准(N≤1.5%);
  • 芳碳率:C=C/C–C比例由57%升至75%,燃烧更持久。

  • 结构形貌均一:

  • SEM显示共水热炭呈“互联片状”,无原始纤维或絮状物,颗粒均匀,便于后续压块。

四、燃烧与热解表现:火焰稳、污染少
  • TG-MS:共水热炭热解时NOx前体物(NH₃、HCN)累计释放量较原料下降45–60%,CO₂、H₂O等不可燃气体同步减少;
  • 燃烧分阶段更合理:

  • 纯药渣:挥发分剧烈燃烧,火焰短、温度波动大;
  • 共水热炭:挥发分段与焦碳段重叠度低,燃程延长,综合燃烧指数(CCI)提高20%,活化能(Ea)降低,点火温度提前,燃烬温度推后——“易点、耐烧、稳焰”。

五、机制解析:褐煤扮演“三角色”
  • 稀释剂——低氮含量直接拉低系统氮浓度;
  • 稳定剂——芳核结构抑制美拉德副反应,减少氮再固定;
  • 催化剂——Fe、Ca等无机组分促进药渣酰胺-N水解为液相NH₄⁺-N,实现定向脱除。

六、技术经济展望
  • 原料成本:褐煤到场价约200元 t⁻¹,药渣多为企业负价(处置费50–100元 t⁻¹);
  • 能耗:240°C低温反应,比干化+焚烧节能30%以上;
  • 产品定位:可替代工业锅炉用煤,或制成无烟烧烤炭,按现行成型燃料市场价约800–1000元 t⁻¹估算,毛利>300元 t⁻¹;
  • 环保收益:避免药渣填埋渗滤液风险,减少NOx排放约50%,碳足迹较化石煤降低70%。

七、结语“药渣+褐煤”共水热一举破解高湿含氮生物质“脱水贵、污染高、热值低”三大难题,30分钟反应即可生成媲美优质生物质颗粒的固体生物燃料。随着全国中药、抗生素产能持续扩张,该技术为大宗药渣能源化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绿煤”解决方案,也为低阶煤找到了一条低碳化、高附加值的新出路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  • 微信小程序
  • 公众号
  • 微信客服

关于我们|Archiver|APP客户端|小黑屋|物质结构社区 ( 闽ICP备2024081439号-1 )

GMT+8, 2025-10-27 19:57 , Processed in 0.014930 second(s), 5 queries 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5.0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在本版发帖
科研需求联系客服
添加微信客服
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