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查看: 87|回复: 0

[AI材料预测] PGCGM物理约束晶体材料生成模型

231

帖子

517

积分

53

金币

中级会员

积分
517
发表于 2025-8-4 20:34:29 | 查看全部 |阅读模式
Physics Guided Crystal Generative Model (PGCGM) 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晶体材料生成模型,旨在高效设计具有高结构多样性和对称性的晶体材料。该模型通过引入物理约束和对称性增强机制,显著提升了生成结构的有效性和稳定性,解决了传统生成模型在晶体对称性、原子坐标精度及物理合理性方面的不足。


核心创新点
1.        物理引导的损失函数
o        原子距离约束损失(Inter/Intra-atom Distance Losses):
通过约束原子间最小/最大距离(公式详见原文方法部分),确保生成的晶体中原子间距在合理范围内(避免过近或过远)。
o        对称性兼容的坐标损失(Symmetry-compliant Losses):
        基位点损失(Lbase):强制不同基原子位点(Base Atom Sites)的表示一致性。
        全位点损失(Lfull):确保通过对称操作生成的完整原子坐标(Full Coordinates)在不同基位点下保持一致。


2.        自增强数据策略(Self-Augmentation)
o        对称操作增强:利用空间群对称变换(Affine Matrix),对基原子位点进行随机等效位置采样,生成多样化的训练样本。
o        三步选择机制:
1.        随机选择第一个元素及其基原子位点。
2.        选择距离该位点最近的第二个元素的原子。
3.        选择距离前两位点之和最小的第三个元素的原子。
o        效果:显著提升低样本量空间群的训练效果。


3.        模型架构设计
o        生成器(Generator):
        输入:随机噪声 Z、元素属性 E、空间群 sgpsgpsgp。
        输出:三组基原子位点 (B0,B1,B2)和晶格参数 P∗(仅长度,角度由空间群固定)。
        分支结构:噪声与空间群分支生成晶格参数;噪声与元素分支生成基原子位点。
o        判别器(Discriminator):
        双输入分支:晶体表示矩阵(整合基位点、晶格参数等)和对称操作矩阵(Affine Matrix)。
        输出:材料真实性评分。

关键性能优势
1.        生成有效性提升
o        对比基线模型FTCP:有效性(Validity)提升700%(CIF可读率7.14% vs. 0.88%)。
o        对比CubicGAN:距离有效性(Distance Validity)提升27%(99.43% vs. 72%)。
o        物性分布更接近真实晶体:最小/最大原子距离的Wasserstein距离显著降低。


2.        对称性保持能力
o        经BOWSR优化后,34.9%的结构与生成原型匹配(远高于CubicGAN的26%和FTCP的0.8%)。
o        成功生成高对称性晶体(如空间群227),解决了传统VAE/GAN模型在对称性≥62的困难。


3.        稳定性验证(DFT)
o        93.45%优化成功率:1869/2000个生成结构通过DFT优化。
o        热力学稳定性:
        39.6%材料具有负生成能。
        5.3%材料能垒<0.25 eV/atom,表明合成潜力。

4.        结构预测精度
o        晶格参数误差显著低于CubicGAN(图3b),R²值高达0.6。
o        成功复现42.6%训练集结构和43%测试集结构(OQMD v1.5。


应用案例
模型生成的三例稳定材料通过DFT验证:
1.        Mg₂Galr(空间群194):金属特性,弹性模量优异(B=96.44 GPa)。
2.        SrYO₆(空间群200):半金属性,自旋极化特性(磁矩1μB)。
3.        ZnTe₂S₆(空间群148):金属性,低泊松比(ν=0.285)。


总结
PGCGM通过物理引导的损失函数、对称性自增强策略及多分支生成架构,实现了高精度、高稳定性的晶体材料设计。其在生成有效性、物性分布匹配度及热力学稳定性方面显著优于现有模型(如FTCP、CubicGAN),为新材料发现提供了高效计算工具。
开源信息:
•        代码:https://github.com/MilesZhao/PGCGM
•        数据:http://www.materialsproject.org


引用:
Yong Zhao, Edirisuriya M. Dilanga Siriwardane, Zhenyao Wu1, Nihang Fu, Mohammed Al-Fahdi , Ming Hu and Jianjun Hu, Physics guided deep learning for generative design of crystal materials with symmetry constraints, 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(2023) 9:38;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24-023-00987-9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  • 微信小程序
  • 公众号
  • 微信客服

关于我们|Archiver|APP客户端|小黑屋|物质结构社区 ( 闽ICP备2024081439号-1 )

GMT+8, 2025-9-9 05:50 , Processed in 0.014804 second(s), 5 queries 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5.0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在本版发帖
科研需求联系客服
添加微信客服
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