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查看: 80|回复: 0

[AI材料预测] 功能导向结构设计AI模型FTCP

231

帖子

517

积分

53

金币

中级会员

积分
517
发表于 2025-8-1 18:47:47 | 查看全部 |阅读模式
FTCPFourier-Transformed Crystal Properties)专为无机晶体的通用逆设计(即根据目标物性生成晶体结构)而开发。其核心创新在于融合实空间与倒空间特征,构建可逆表示,并通过变分自编码器(VAE)实现属性驱动的结构生成。
一、核心创新:可逆晶体学表示法
​1. 实空间特征(Real-Space Features​​
  • 功能:编码晶体结构的原子级细节,确保表示可逆(即能还原为有效晶体)。
  • 组成
    • 元素矩阵One-hot编码组成元素(如AlO)。
    • 晶格矩阵:晶胞参数(a, b, c, α, β, γ)。
    • 位点坐标矩阵:原子分数坐标(x, y, z)。
    • 位点占据矩阵:原子占据状态(One-hot编码)。
    • 元素属性矩阵:电负性、共价半径等(来自CGCNN原子特征)。
  • 优势:直接对应CIF文件信息,支持结构重建。
​2. 倒空间特征(Reciprocal-Space Features​​
  • 功能:引入晶体周期性对称性,增强物性预测能力。
  • 数学形式
其中,(hkl)为米勒指数,Zi为元素属性向量,(xi,yi,zi)为原子坐标。
  • 物理意义:模拟X射线衍射结构因子,捕捉全局对称性(如衍射峰位置)。
  • 优势:与实空间特征互补,提升生成结构的物性一致性。
二、模型架构:属性结构化潜空间
​1. 变分自编码器(VAE)主干
  • 编码器31D卷积网络,将FTCP表示压缩为256维潜变量 z(高斯分布参数 μ,σ)。
  • 解码器:对称转置卷积网络,从 z重构FTCP表示。
  • 损失函数
    • 重构损失L1):保证输入-输出一致性。
    • KL散度:约束潜空间接近标准高斯分布。
​2. 目标学习分支(Target-Learning Branch​​
  • 功能:将潜变量 z映射到用户指定物性(如形成能 Ef ​、带隙 Eg​),引导潜空间按物性梯度组织。
  • 数学形式R(z)=σ(g(z))
其中g为全连接网络,σ为Sigmoid激活函数。
  • 关键作用:实现属性结构化潜空间,支持通过物性目标采样新结构。
三、逆设计流程
​1. 条件采样
  • 策略:局部扰动(Lp),在目标物性对应的潜空间区域添加高斯噪声采样。
  • 示例
    • 目标 Ef=−0.5eV/atom → 在训练集中 Ef接近的晶体潜点附近采样。
    • 调整噪声尺度平衡探索-利用(尺度小:高保真;尺度大:高新颖性)。
​2. 结构生成与后处理
  • 步骤
    • 解码采样潜变量 → FTCP表示。
    • 从实空间特征重建晶胞(元素、晶格、坐标)。
    • DFT结构弛豫验证稳定性(过滤无效结构)。
  • 关键创新:引入ICSD评分(合成可行性指标),优先生成实验可合成结构。
四、性能验证:三案例DFT实证
案例1:形成能( EfE_fEf​ )目标设计
  • 目标:生成 Ef=−0.5eV/atomE_f     = -0.5 \text{eV/atom}Ef​=−0.5eV/atom 的晶体。
  • 结果
    • 成功率38.9%​7/18),如 Ag2MgNb LiRu2Zr
    • 比随机筛选效率高270%​
案例2:带隙( EgE_gEg​ )与形成能双目标
  • 目标 Eg=1.5eVE_g     = 1.5 \text{eV}Eg​=1.5eV Ef<−1.5eV/atomE_f < -1.5 \text{eV/atom}Ef​<−1.5eV/atom
  • 结果
    • 成功率36.8%​7/19),如 BaNaSeF RbScS2
    • 比随机筛选效率高560%​
案例3:热电功率因子优化
  • 目标:最大化功率因子( 0.3eV≤Eg≤1.5eV Ef<0eV/atom)。
  • 结果:生成 Au2Sc2O3等材料,功率因子媲美最优热电材料GeTe
五、优势与局限
优势
  • 通用性:支持任意元素组合与晶体结构(突破传统模板限制)。
  • 可逆性FTCP表示可精确还原晶体结构(CIF文件)。
  • 高效性:比扩散模型(如DiffCSP)采样速度快10倍,成功率提升2倍。
局限
  • 无序结构:无法生成占位无序晶体(如K₂NaTiOF₅O/F共享位点)。
  • 实验验证:生成结构需DFT弛豫,部分材料实验合成失败(如Mn₂Co₂Si₅分解)。
  • 不变性挑战:表示对原子位点顺序敏感,旋转/平移不变性未完全解决(表S8)。
六、总结
FTCP通过可逆表示法+属性结构化潜空间,首次实现无机晶体的通用逆设计,生成结构经DFT验证符合目标物性。其开源实现(GitHub: PV-Lab/FTCP)为新材料发现(如光伏、热电)提供新范式。未来方向包括:增强无序结构支持、融合实验合成先验知识、拓展至纳米材料设计。
开源与数据:代码与数据集见 https://github.com/PV-Lab/FTCP

引用:Z. Ren, etal., An invertible crystallographic representation for general inverse designof inorganic crystals with targeted properties, Matter, 2022, 5, 314–335.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
×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  • 微信小程序
  • 公众号
  • 微信客服

关于我们|Archiver|APP客户端|小黑屋|物质结构社区 ( 闽ICP备2024081439号-1 )

GMT+8, 2025-9-9 05:37 , Processed in 0.015818 second(s), 6 queries 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5.0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在本版发帖
科研需求联系客服
添加微信客服
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