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一、粉末衍射分析工具
1. CrystalMELA
功能:集成机器学习(随机森林分类器)与GAN的材料生成平台,用于晶体系统分类与二维材料筛选。
流程:
① MatGAN生成假设材料组成 → ② 随机森林预测2D材料概率 → ③ 模板法生成候选结构 → ④ DFT验证稳定性(实验验证12种新2D材料)。
优势:生成-筛选-验证闭环,显著提升新材料发现效率。
2. PQ-Net (Parameter Quantification Network)
技术:基于CNN的回归网络,实现粉末衍射数据实时物相参数解析。
创新点:
预训练衍射库支持:提前生成衍射数据库加速预测。
多任务输出:同步预测相比例、晶格参数、晶粒尺寸(如Ni-Pd/CeO₂-ZrO₂/Al₂O₃催化材料,20,000+衍射图案)。
性能:误差比Rietveld方法低70%,计算速度提升3个数量级。
3. UstcUnfold
UstcUnfold是由中科大团队开发的端到端AI粉末衍射解析工具,可直接从常规粉末X射线衍射(PXRD)数据中精确确定有机/无机-有机杂化晶体的原子级结构。其突破性在于:
解决传统痛点:无需单晶样品或高分辨率数据,克服了多晶材料结构解析中“衍射峰重叠”和“传统方法依赖迭代优化”的局限。
全空间群兼容:支持225种空间群的结构预测,覆盖99.7%的剑桥晶体学数据库(CCDC)结构。
工业级实用性:兼容标准仪器生成的常规PXRD数据(2θ范围5-90°,最小分辨率60°)。
二、结构预测与生成工具
4. CRYSPNet (Crystal Structure Prediction Network)
功能:空间群预测网络,为逆向设计提供对称性约束。
流程:
输入化学式 → 输出可能空间群列表 → 缩小Rietveld精修搜索范围。
案例:在AlphaCrystal框架中辅助原子坐标重建。
5. DiffractGPT
技术:基于Transformer的XRD→结构逆向预测模型。
创新点:
三模态输入适配:无化学信息/元素列表/明确化学式(精度递增)。
生成式输出:直接预测晶格参数、原子坐标、空间群(如LaB₆、SiC等)。
性能:晶格常数预测MAE=0.17 Å(传统CNN为0.28 Å)。
6. CrySTINet (Crystal Structure Inverse Network)
功能:逆设计网络,从目标性质反推晶体结构。
架构:
双重潜空间:分别编码微结构与工艺参数。
PSP链建模:联合优化“工艺-结构-性能”三要素。
应用:双相材料渗透率优化,小样本场景下超越传统方法。
三、生成模型驱动的结构设计工具
7. CrystalGAN
技术:基于GAN的三元材料生成框架(如Ni-Pd-H体系)。
方法:二元结构→三元扩展,结合能量稳定性筛选。
8. iMatGen
技术:VAE驱动的晶体生成器,支持无序结构建模。
案例:生成V-O体系新型氧化物,潜在空间优化形成能。
9. ZeoGAN 与 Crystal-WGAN
特点:
ZeoGAN:针对沸石材料,优化孔道结构与吸附性能。
Crystal-WGAN:引入Wasserstein距离提升训练稳定性,生成Mg-Mn-O电池材料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