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查看: 109|回复: 0

[核磁共振] 采样参数设置优化技巧

70

帖子

141

积分

10

金币

版主

积分
141
QQ
发表于 2025-6-23 17:23:55 | 查看全部 |阅读模式
一、采样时间(AQ)的**剑效应
物理本质:AQ=TD/(2SW),决定时域信号衰减程度
黄金法则:
常规有机小分子:AQ≥1.5×T₂(通常2-4s)
大分子蛋白质:需延长至0.5-1s(因快速弛豫)
典型案例:
错误设置:AQ=0.5s(导致截断伪峰)
正确设置:AQ=2.5s(羧酸峰显示完整振荡)
二、数字分辨率(DR)的精确控制
计算公式:DR=SW/(TD/2) Hz/point
优化策略:
检测目标推荐DR对应TD设置常规¹H谱≤0.3Hz/pt64k³¹P宽范围扫描2Hz/pt8k
三、弛豫延迟(D1)的动力学平衡
原理深度:需满足D1≥5×T₁才能恢复99%磁化强度
实测技巧:
先做反转恢复实验测定T₁
对CH₃基团(T₁≈2s)需D1≥10s
添加paramagnetic试剂时可缩短至1s
四、扫描次数(NS)的信噪比博弈
数学关系:SNR∝√NS
经济型方案:
筛查实验:NS=4(5分钟)
发表级数据:NS=32(40分钟)
超微量样品:NS=128+(需过夜)
五、高级参数联动策略
温控补偿:温度每升高1℃,需增加SW约0.01ppm
梯度匹配:梯度脉冲时长与DW(采样间隔)
数字滤波:推荐使用EM(指数相乘)函数时,LB取0.3-1Hz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  • 微信小程序
  • 公众号
  • 微信客服

关于我们|Archiver|APP客户端|小黑屋|物质结构社区 ( 闽ICP备2024081439号-1 )

GMT+8, 2025-7-17 23:27 , Processed in 0.014721 second(s), 5 queries 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5.0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在本版发帖
科研需求联系客服
添加微信客服
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