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查看: 101|回复: 0

[热学] 界面热阻对热颗粒引燃反应性材料行为的影响研究综述

282

帖子

775

积分

373

金币

版主

积分
775
QQ
发表于 2025-10-9 15:28:15 | 查看全部 |阅读模式
界面热阻对热颗粒引燃反应性材料行为的影响研究综述 DOI: 10.1016/j.ijheatmasstransfer.2016.01.070


一、研究背景
在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,反应性材料(Reactive Materials, RMs)如聚合物泡沫、粉尘堆积物等,常因意外接触高温颗粒而引发火灾或**事故。这些热颗粒可能来源于**飞溅、机械摩擦或设备故障等。理解热颗粒如何引燃周围材料,是火灾预防与安全管理的关键科学问题。
传统研究多假设热颗粒与材料之间为理想热接触,即界面温度连续。然而,实际接触面存在微观不平,导致热量传递受阻,形成界面热阻(Interface Thermal Resistance, ITR)。本文基于数值模拟,系统探讨了ITR对热颗粒引燃反应性材料过程的影响,首次将ITR与反应物消耗同时纳入点火模型中。

二、模型建立与数值方法
本文构建了一个一维球形对称的热传导-化学反应耦合模型,考虑了以下关键因素:
  • 热颗粒与反应性材料之间的非理想热接触(采用辐射边界条件建模ITR);
  • 反应性材料的放热反应与反应物消耗;
  • 材料参数如热导率、比热、密度、反应热、活化能等;
  • 不同颗粒尺寸、初始温度、形状(平板、圆柱、球体)对点火行为的影响。
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,结合TDMA算法保证计算稳定性与收敛性。

三、主要研究发现1. 点火行为存在五种典型模式
通过数值模拟,识别出以下五种点火模式:
  • 不点火:颗粒热量不足以引发持续反应;
  • 不稳定点火:短暂反应后熄灭;
  • 无闪燃稳定点火:反应持续进行但无明显温度跃升;
  • 一次闪燃稳定点火:界面温度出现一次跃升后反应持续;
  • 双闪燃稳定点火:界面温度出现两次跃升,反应最终稳定传播。
其中,“无闪燃稳定点火”为首次报道,可能与ITR的存在密切相关。
2. 界面热阻显著影响点火延迟时间与燃烧范围
  • 点火延迟时间:ITR越大(即热传导越差),点火延迟时间越长。例如,在颗粒半径为6 mm、初始温度为973 K条件下,ITR较大时(j=2.0×10⁻⁸ W/m²K⁴)点火延迟为59.90 s,而ITR较小时(j=5.67×10⁻⁸ W/m²K⁴)仅为11.50 s。
  • 燃烧范围:ITR越大,反应性材料的燃烧区域越小,完全燃烧所需的能量越高。
  • 临界反应热:ITR越大,引发点火所需的临界反应热越高。例如,ITR较大时临界反应热为3.68×10⁶ J/kg,而ITR较小时为2.10×10⁶ J/kg。
3. 颗粒尺寸与初始温度对点火的影响在ITR较大时更显著
  • 颗粒越大、初始温度越高,点火延迟时间越短;
  • 在ITR较大的条件下,这种影响更为显著;
  • 颗粒形状亦影响点火行为:在相同条件下,平板形颗粒点火最快,球形颗粒最慢。

四、理论贡献与工程意义
本研究首次将界面热阻与反应物消耗同时引入热颗粒点火模型,揭示了传统理想接触假设所忽略的关键物理机制。结果表明:
  • 忽略ITR将低估点火所需的临界颗粒尺寸与初始温度
  • 在实际工业设备(如混合器、研磨机、螺旋输送器)中,热颗粒与材料之间的接触往往不理想,考虑ITR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火灾风险;
  • 本研究为热斑引燃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,并为反应性材料的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。

五、结语与展望
随着工业自动化与微尺度热传导研究的深入,界面热阻在热安全问题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至:
  • 多颗粒系统的热耦合行为;
  • 不同材料界面粗糙度对ITR的影响;
  • 实验验证与模型耦合优化;
  • 多物理场(热-质-力)耦合下的点火行为模拟。
通过理论与实验的进一步结合,将为火灾早期预警与反应性材料的安全设计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  • 微信小程序
  • 公众号
  • 微信客服

关于我们|Archiver|APP客户端|小黑屋|物质结构社区 ( 闽ICP备2024081439号-1 )

GMT+8, 2025-10-27 22:57 , Processed in 0.016018 second(s), 5 queries 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5.0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在本版发帖
科研需求联系客服
添加微信客服
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