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查看: 103|回复: 0

[AI结构预测] SLICES晶体结构编码系统

231

帖子

517

积分

53

金币

中级会员

积分
517
发表于 2025-8-5 20:12:26 | 查看全部 |阅读模式
1. SLICES的核心概念与背景
问题背景:
传统晶体材料逆向设计面临的核心挑战是缺乏可逆(invertible)且不变(invariant)的晶体表示方法。分子设计可通过SMILES等字符串实现编码与重建,但晶体因周期性结构、旋转/平移/置换不变性要求,导致现有方法(如3D图像、晶体图)无法兼顾可逆性与不变性。
SLICES定义:
Simplified Line-Input Crystal-Encoding System(SLICES)是一种基于字符串的晶体表示法,通过编码晶体的拓扑连接性(topology)和化学成分(composition),同时满足:
•        可逆性:字符串可准确重建原始晶体结构(重建率94.95%);
•        不变性:对旋转、平移、原子置换等操作具有不变性;
•        周期性感知:通过边标签(edge labels)描述晶格平移。


2. SLICES的编码规则
编码流程:
1.        原子符号序列:字符串开头列出单胞内所有原子符号(如NdSiRu);
2.        边连接表示:每条边表示为uvxyz,其中:
o        uv:节点索引(如原子序号);
o        xyz:平移向量(用o/+/-分别表示0/1/-1,避免与节点索引混淆)。
示例:边标签"0 0 I"表示连接节点Co与沿c轴平移一单位的C1原子。
技术细节:
•        邻域定义:采用EconNN算法(Pymatgen实现)确定原子近邻环境,构建化学键连接;
•        简化设计:不依赖对称群,直接编码单胞内所有原子,简化规则但增加字符串长度(现代NLP模型可高效处理长序列)。

3. 重建流程:SLI2Cry
从SLICES字符串重建晶体的三步算法:
(I) 初始结构生成(基于图论)
•        利用Eon拓扑方法将SLICES转化为标记商图,计算质心嵌入(barycentric embedding),获得最大对称性初始结构。
(II) 化学几何优化(基于改进GFN-FF力场)
•        通过改进GFN-FF力场预测化学键长/键角,生成目标矩阵;
•        优化非质心嵌入(non-barycentric embedding)匹配目标几何约束,得到ZL*优化结构。
(III) 结构精修(基于M3GNet势函数)
•        使用M3GNet原子间势能(预训练图神经网络)对优化结构进行弛豫,获得最终晶体。


4. 性能验证
重建准确率(MP-20数据集测试):
结构类型        严格匹配率(%)        宽松匹配率(%)
初始缩放结构        77.87        91.36
ZL*优化结构        84.57        94.05
M3GNet精修结构(最终)        92.55   94.95

横向对比:
•        CDVAE(扩散模型):重建率仅45.43%;
•        FTCP(傅里叶变换):重建率69.89%(且无不变性);
•        SLICES优势:高重建率+不变性+支持86号以下元素。
局限性:
•        无法处理低维结构(分子/层状晶体),因商图碎片化(需未来层级图方法);
•        MOF重建失败:QMOF数据集重建率<7%(需引入结构单元节点优化)。


5. 应用案例:逆向设计窄带隙半导体
流程:
1.        训练RNN模型:
o        通用RNN学习Materials Project中30k+晶体的SLICES语法;
o        专用RNN学习窄带隙半导体特征(目标带隙0.325±0.225 eV)。
2.        生成与筛选:
o        生成1000万SLICES字符串 → 重建340万晶体结构;
o        通过能带/稳定性/成分新颖性/结构独特性筛选,发现14种新型半导体。


6. 总结与前景
创新点:
•        首个兼顾可逆性、不变性、周期性感知的晶体字符串表示法;
•        重建性能显著超越现有方法,支持生成式AI驱动材料设计。
未来方向:
•        扩展至MOF/低维晶体(层级图表示);
•        结合Transformer/GPT架构提升生成效率;
•        适配超导体/拓扑材料等逆向设计场景。
注:SLICES代码已开源(GitHub),数据与Docker镜像详见文献引用。


引用:
Hang Xiao, Rong Li, Xiaoyang Shi, Yan Chen , Liangliang Zhu, Xi Chen & Lei Wang, An invertible, invariant crystal representation for inverse design of solid-state materials using generative deep learning, 2023,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467-023-42870-7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  • 微信小程序
  • 公众号
  • 微信客服

关于我们|Archiver|APP客户端|小黑屋|物质结构社区 ( 闽ICP备2024081439号-1 )

GMT+8, 2025-9-7 17:51 , Processed in 0.014445 second(s), 5 queries 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5.0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在本版发帖
科研需求联系客服
添加微信客服
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