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本帖最后由 casjxm 于 2025-6-21 20:41 编辑
化合物:硼酸盐
1. 当衍射点很好,但又完全解析不出,需考虑是否是调制结构。
一般情况下,卫星衍射点强度要比主衍射点明显弱一些,这时候就比较容易识别为调制结构,按调制结构解析;但这个案例中,所有衍射点直接看上去,强度都差不多,自然采用默认的指标化方案进行还原和结构解析,但结构解析不出,而且R很多,结构框架看不出。实际上,仔细看衍射点,不同行之间存在系统性的强弱差别,因此需考虑调制结构的解析方案,这种情况很容易误以为是正常的三维晶体结构。由图可知,这个结构是一个3+1维调制(q=0 0 0.5),或者看成c方向翻倍的超单胞。
2. 如果三维平均结构中结构参数非正常的原子在第4维电子密度中没发现异常,或者某些原子存在明显电子密度调制,但对应的调制函数被对称性限制而无法精修,则考虑超空间群定错了。
本案例中,平均结构中K2(Wyckoff: 1a)原子存在分裂,理应存在调制;但根据消光规律,容易定为P31m(00g)00s超空间群,如果按照该超空间群做电子密度分析,则发现K2的x,y,z方向均被对称性约束,而无法调制。因此需选择对称性较低的P31m(00g)000,此时再对K2进行傅里叶电子密度分析,则存在明显可以用harmonics函数描述位置和crenel函数描述占有率的调制,与平均结构一致;另外,有的原子处在特别的Wyckoff对称位置,x,y或z被对称性限制无法精修,其相应方向的调制函数参数也受到对称限制而无法精修,也需考虑空间群是否定错了。
3. (超)空间群选择的一般规则:有最多的不可观测的消光衍射点,并且可观测的消光衍射点拥有近可能小的信噪比。
4. 高角度数据(d<0.83埃):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尽可能采用收集高分辨衍射数据。平均结构中原子结构参数正常不代表电子密度一定没有调制。
对于本案例,其平均结构(dmax~0.8埃)Mg1原子的占据数为1,其无原子位置,占据数(~1)和温度因子异常。调制结构精修发现该原子有明显调制(占据数crenel函数+位置harmonics)。如果采用dmax~0.8埃的数据进行调制结构精修,发现deltat为0.54,与1相差较远,而如果采用dmax~0.4埃的数据进行调制结构精修,则deltat为1.03,非常接近1,因此高角度数据对调制结构精修的可靠性有明显影响。
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×
|